Sunday, November 12, 2006

女性VS媒体(新院个人书面报告分享)

“女性相关的书报杂志量提高;显示女人的消费能力已经提高;消费品宰制了女人的生活”这样的课题,看法可以是表面的,也可以是复杂的。我想谈的是比较深入的观点与复杂的现象,而这一切就得从媒体谈起,也脱离不了媒体。

媒体,一个非常“厉害”的“轻易而成功”被利用的传播武器。按照推理,媒体就是传播,被传播出来的东西叫做讯息,被讯息带出来的东西叫做“形象”,而形象构成的叫做“身份”;再延伸,身份的字眼从来就只用在“人”的身上,依照自然科学与外在生殖器官,人分为男人和女人。从这样看来,人是非常简单的,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就是男女关系嘛。但是,当人与媒体“融合”在一起时,这样的关系是最复杂的。

21世纪,科技与讯息的发达社会,许多商品与形象是通过媒体打造的。女人消费能力提高了,商家就看准所谓的女人市场而促进女人消费。“女人爱打扮,女人爱美”,所以就大量的售出“美丽的标准”,建构出“女性完美的形象”。媒体试图让女性对自身的不完美一直处于焦虑,女性因此成了“完美”奴隶,不断的渴望完美,尤其是女性杂志,如果不跟着资讯上的做法,在其他人的眼中,尤其是男人,她们就是不完美、不性感、没有魅力和没有吸引力的女人。所以,一些薪水比较微薄的女性都会不顾一切的“崇拜完美”。

我觉得,无论女性的经济是否提高,就因为以上的观点,才会有人认为消费品已经宰制女人的生活,这是可悲及残忍的。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女性形象,其实只不过在更加的物化女性,让女性形象成为了被欣赏的“物品”,女性因为“被看”而存在,为的就是迎合男性的口味。从福柯的权力理论而言,“被看”与“注视”之间其实产生了一种权利的关系。所以,女人被处在这样的位置中,也就是被客体化了。

女性被灌输什么是社会对她们的期待,但是,穿着方面又产生了争议性,穿得多会被称为保守;穿得少反而是放荡。对于女性的身体,仍然是传统男性权力的控制,也就是父权主义。女人的身体对男人而言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“东西”,不时被视为玩物品,就是作为性欲的对象。其实,从以上层面来看,女性不自觉的认同这样的标准,而女性既是受害者,同时也是加害者,受着双重压迫。女性一直处于矛盾,这种处境在外国有名的电视剧《欲望都市》充分的表现在四个女主角的生活上。 另外,许多广告内容喜欢强调女人的身体是多么的性感和有魅力,从而“满足”了人的性幻想,负面的更助长了色情的泛滥。女性形象一直以娱乐的型态出现在大众眼里,这样更加强化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负面的刻板印象。

女性主义者一直努力地坚持地争取男女平权,到底要改变的是什么?如果说“爱美是女人的天性”这样所谓的“普遍的”看法的话,那么我就可以这样说了:“父权是男人的天性”和“强暴是男人的天性”。难道这些真的都是的“天性”吗?所谓的“天性”,其实也只不过是由媒体“经营”出来的。

女人的塑造和再现在媒体的“灌溉”下被日益物化及污化。女性的价值并不是天生的,而是这个社会的文化建构的作品结果,也因为如此,那是可以改变的。女性主义要批判的,就是这种以男性价值为表准的偏向的媒体。而最终的目的是达到“两性的平权”,打破社会对性别概念的歧视。而女性本身也应该醒觉,勇敢抬头为自己的权益争取,作出独立的批判的思维和思考。

No comments: